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播音主持技能如何提升?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电视新闻的局限性凸显,早间电台新闻资讯因其简便的接收方式,成为上班路途中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电台广播特殊性、听众时间紧迫性、新闻信息准确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的播音主持特点,希望通过对以上特点的分析,对后期节目播音主持技能的提升有所帮助。
在早间这个时间段,广播因其灵活、快捷、及时的特点,深得上班族听众的喜爱,电台早间新闻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现阶段,早间广播新闻资讯类节目已成为上班的“有车一族”必听节目,因此匆忙上班路是重要受众的环境,因此电台广播和电视广播相比,播报环境是大不相同的。电台广播播音主持无法与听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电台广播节目主持仅靠声音吸引听众和传递消息,这对节目主持人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有效简洁的解说和分析,增强受众参与互动感,是评价广播节目主持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保证更高的收听率,本文将从多方面对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播音主持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由此方能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播音主持的能力,打造一档有特色的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
1. 电台广播特殊性
广播是电子媒介之一,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具有诸多的特点。与电视节目不同,电台广播利用无线电波向广大地区传送信号,使用有声语言,即听觉语言传送信息,进行宣传,缺少肢体动作及可视画面,广播的感染力略显不足。但是广播独有的传播性、无界性,使其具有无可替代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相较于视频类媒体,电台广播因其信息可保存性不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电台广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如下:
1.1 无画面支撑,信息可保存性差
广播是通过语言和音响效果,利用受众的听觉,在没有可视化文字和图像的情况下,广播听众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通过短暂的听觉,传播的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无法回溯和追忆。因此广播对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需要通过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节奏,唤起人们的听觉,使听众能够乐此不疲的坚持听下去。
1.2 覆盖面广,受众多
相对于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方式而言,广播没有了地区、路程、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基于广播信号覆盖面广的固有特点,电视、网络、报纸无法覆盖的地方,广播均可覆盖,因此具有非常广的传播范围,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资讯传播至各个角落。因此只需在广播发射功率范围内,都能够收听广播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收听终端形式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收音机,常用的车载、手机,均可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信息,受众不会有经济压力。由于语言作为广播的工具,只需有最基本的听觉能力即可,听众不受文化程度等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具有最广泛的基础受众。